第318章 箱中记一乡村浦松龄-《非遗传承人》


    第(2/3)页

    庄智略附和道:“但使令先祖柴世宗晚逝几年,何有今日之辱。”

    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曾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他在位期间,改革朝政,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抑制佛教,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史家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作为柴家后人,柴卓兄弟对先祖事迹自是耳熟能详,可庄智略的多次附和就显得有些奇怪了。柴卓暗中留了个心眼。

    “或许,他们与赵家也有什么积怨?”听到这里,金华斌猜道:“既不满赵家,又恨金兵,知兵法的,怀国恨的,应是杯酒释兵权的武将之后或柴氏旧臣。”

    原来,庄智略不姓庄而姓王,是柴荣时的宰相王朴的后人。当年王朴辅佐柴荣平定天下,连战连捷,世人把他与诸葛亮并称,可突然离世。这才有柴荣驾崩后,朝中缺少有权威有智谋的托孤大臣,大权为赵匡胤所掌。史载,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某日经过后周遗留的功臣阁,恰好一阵狂风吹开了大门,一幅后周大臣的画像映入眼帘。赵匡胤赶紧整理衣冠后,毕恭毕敬地对着画像行礼。身边的人对此感到不解:“陛下贵为天子,为何要向前朝的大臣行礼呢?”赵匡胤指着自己身上的龙袍,说:“此人若在,朕不得此袍着。”

    史载王朴与诸葛亮一样精通卜算之术,在江边遇火轮小孩,知天命火德代周。柴荣虽雄才大略,但灭佛一事违了天意,无法长享天下。

    《因果》

    大王旗,时时换,

    百姓苦,唤佛佑。

    世间铜钱铸佛像,

    百姓颠沛无余财。

    柴荣毁佛铸铜钱,

    复使百姓得富足。

    病痈发英主身殂,

    道什么佛祖慈悲。

    宴后,庄智略拿出一份护商队的计划书,摊在桌上对柴氏兄弟道:“长江南岸,局势复杂,既有金兵,亦有伪齐与大宋,更有无数流民割据,商品交易常常在运输中被抢,需要护送保证安全。昔日朱子商道中写道,大财危中发,富贵险中取。如我们能把业务扩展至江北,不出几年,必可获得巨额回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