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革新与扩军-《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3/3)页

      然后便是少校、中校以及上校。

      最后便是上将、中将、以及少将。这是将级系统。

      对于近卫军团系统而言,虎大威、陈永福以及夏晨等人都是了然。

      但孙传庭却皱眉了,他轻咳一声,有些不甚适应地看了看座椅,一下子不知道如何个礼节发言。毕竟,崇祯年间可是没有大臣有椅子做的。

      朱慈烺笑道:“举手示意便可。孙卿家但请直言无妨。”

      “那老臣就多嘴几句。”孙传庭起身,笑道:“军衔之制,荣于将士,分明指挥体系。这是大善。然则,若不能让将士明白上下等阶之分,则恐怕会出很多误会,甚至笑话。尉,军尉乃晋国古称,为初级军官无不妥。一军之将,少中上之分亦是无碍。唯独这军校,还请商榷一番。毕竟……军中小校,多为寻常之称。以数千将士之长,以校官论,恐怕不妥。一家之言,诸位评判。”

      杨文岳缓缓颔首,不置可否。

      众人一阵翁闹,也都反应了有这些担忧。

      李邦华沉吟了一下,道:“既然说起晋国古制,那我也想起来了六卿。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了新军。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不如改为,少军佐,中军佐以及上军佐。当然,亦可简称为少佐,中佐,以及上佐。”

      又是一阵嗡嗡闹闹的议论之声,这一回众人听着这个陌生的古称,倒是纷纷有些不明觉厉的感慨。

      就如同后世不少人听了日本人的地名都纷纷觉得很厉害,很有含义一样。

      其实,也只是对陌生不太理解的东西有一种不明觉厉的先决印象。反而对已经熟悉的名字觉得渐渐俗气。

      朱慈烺心中倒是觉得这些有些像是后世的日本军制。但转念一想,日本人设置这些还不是从中国学来的?弟子用的,老师还用不得?

      更何况,往后日本是行省还是加盟国都说不定呢,哪儿还有什么大日本帝国的事儿。

      一念及此,朱慈烺便笑着点头:“如此上佳。”

      杨文岳刷刷改了一下,军衔制便就此取得了共识。

      其后,便是军制上的细节部分了。近卫军团的将官们都很淡定,其实,全军的改革都是以近卫军团作为主干进行的扩充调整。

      比如第一团,全团满编一共有八千人。按照近现代的军制,这哪里是一个团,分明是一个师。各营两三千人,实际上反而更像是加强团或者一个旅。只是朱慈烺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军官这才不能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

      眼下朱慈烺掌权两年,陆军学校亦是在两年时间里输送了上千名优秀的军官种子,原本的短板也就渐渐补齐了。

      最关键的是,伴随着获鹿镇一战以及遵化战役的胜利,全军上下都培养了足够优秀的老兵骨干以及在战争之中脱颖而出的功臣。

      如果是别的朝代恐怕还要头疼怎么去赏,有没有位置,有没有银子。

      夏税过后朝堂当然不缺钱,战利品亦是格外众多。那就只有一个问题:有没有位置。

      但联想刚刚,朱慈烺原本还苦于没有足够军官种子,这一回功臣如此之多,自然原本担忧都不在。

      真可谓是:正瞌睡着有人送了枕头。

      【读者群号码:15146926。想要催更讨论剧情聊天就来这里吧!我的读者都欢迎来加哟~】(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