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国-《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2/3)页

    真要出了那种癖好,他就是死后见了祖宗也没脸了。

    “我倒猜想是个什么难题,未曾想,却是这么个问题……罢了罢了,往后呀,你见了真人,就明白喽。”李香君倒是认出了吴万英身后馒头身上的衣服代表什么。

    不过,她倒是没有着急解释……

    ……

    凯旋仪式很快便在天坛举行完毕。

    朱慈烺照例来了一番激荡人心,引得三呼万岁的演讲。

    完毕以后,朱慈烺便急匆匆赶回宫中了。

    那里,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已经筹办完成,李邦华、傅淑训、黄道周、高名衡以及王铎等阁部大臣纷纷在列。

    好在,凯旋仪式顺利举行,路上,朱慈烺撞见了一同入宫的李邦华,两人一路进宫,一路说着闲话。

    “前些日子,锦衣卫带回来的那些奏报,李爱卿看得如何了?”朱慈烺闲散的聊着。

    李邦华笑道:“感想,自然是万千呐。不过,西人的历法也是有意思。许多时候算起来,有些晕乎。但圣上在京师大学堂所言,这会儿臣倒是真切明白了几分。这天下,的确大不同了啊。”

    李邦华说的历法,当然就是此刻欧洲人用的西元纪年。而大明,用的是大明二七七年。

    大明二七七年这个新的纪元是朱慈烺登基后所采用的新式纪元,他既没有用传统的年号,更不会崇洋媚外用一个西方宗教人物出生之年作为纪元。

    自然,顺理成章的,按照大明立国的时间来纪元便成了最符合常理的事情。

    二七七年意味着大明已经监国两百七十七年了。

    悠久的历史带给了大明众多的光荣传统,荣誉的过去,不朽的灿烂文明。但同样,两百七十七年的时间里,也意味着一些小问题不断的积攒已经成了大问题。一些天朝上国的骄傲过剩,便会演变成了自大。

    但好在,末世虽是灾难,变化也是契机。

    这个年代的大明是迥异于后世统治之清朝的,

    明末的中西方交流更是开放的。

    江南的士大夫并不拒绝海上远洋而来的传教士,朝廷不仅在登州向西方的雇佣兵学习火炮射击的技术,崇祯皇帝为了报答汤若望协助铸造火炮之功,亲自题词“钦褒天学”四字,制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悬挂。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汤若望主持编撰的《崇祯历书》便是西学东渐的一个标志。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隐藏着危急的时代。

    同样,也是一个即将变革的年代。

    来自锦衣卫的奏报便是汇聚了锦衣卫在海外竭力搜罗到的一些整个世界的情报简述。朱慈烺能够知晓今年的英国内战,除了穿越客的便利,自然也少不了那个威风赫赫的锦衣卫。这个此前的特务机构已经更加像是大明的军事情报局了。

    277年,这个生肖是鸡年的年份里,在西元上是1645年。越南后黎朝福泰三年,莫朝顺德八年;日本正保二年。

    二十五年前,英国人的“五月花号”抵达了新英格兰,也就是后世的美国。再往前算一年,却正是荷兰人占领爪哇,逐步侵蚀东亚的开始。其后三年,也就是1622年,荷兰人占据澎湖,1624年又占据台湾赤嵌城。

    大明二七七年的五年前,也就是朱慈烺京师大学堂演讲上提及的英吉利王国,此刻正生着一场内战。

    这个被后世称呼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件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时代潮流,已然由此悄然开启。依靠着这一点体制上的优势,谁也不会料想到英吉利这样一个海外孤岛之国会成为接下来将近三百年间的霸主。

    同样,与此同时,未来整个世界的中心区域:欧洲,也正在生着巨大的变革。

    从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席卷了欧洲诸国,漫长的战争死伤惨重。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到今年的时候,这一场战争已经进行了二十七年了。朱慈烺很清楚,三年后,三十年战争就会结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