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贸易区-《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3/3)页
火种一旦撒下,再想扑灭就绝难做到了。
他可能没有听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但通商贸易的好处却是每个大名都十分相信的。
只要看江户大阪那些与郑氏经商后繁荣起来的城市,达起来的商人就可以明白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是多么惊人。
“还请老中殿放心,对于自由贸易区之事,萨摩藩上下必定抱以最诚挚,最坚定的信念推行。对于日本国,这是利于千万国民的福祉。对于萨摩藩,更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我非常相信,不管是任何困难,不管是任何险阻,都无法阻挡萨摩藩上下数十黎民的信念!我岛津光久必定为此奉献自己的余生,为萨摩藩千秋事业进击,绝不退缩!”岛津光久信誓旦旦。
阿部忠秋听完,欲言又止。
他并非是警惕萨摩藩的崛起,在京师大学堂修习过的阿部忠秋可比日本许多人更能理解主权两个字的含义。他非常清楚,在日本领土上如果存在一片日本人不能施行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等主权的区域,那显然就是一种领土的割让。
只不过,在朱慈烺的迷幻药作用之下,岛津光久这位在日本呆了一辈子的土包子显然不能理解主权是何物。他能看到的,只是**裸的利益。
甚至,对于许多军阀而言,如果有足够的代价,就算是卖国,那又如何?
历史上的二十一条谁不知道是卖国的?但代价足够……卖国贼们也就坦然面对了。
岛津光久并不知道自己这一系列的举动会在后世留下怎样毁誉参半的评价,但老中阿部忠秋的沉默显然是不打算坚持这个话题。
这让放松下来,悄悄松了一口气。坦白的将,如果阿部忠秋真的要继续坚持,他虽然有信心可以抵抗,却要费去不少的力气。
这对于争分夺秒的自贸区建设可不是一个好事。
这时,朱慈烺救命一般的话语响了起来:“听闻琉球之事已经敲定开始执行。朕来了以后,也很想看看这个中日和解的约定现在履行得如何了。阿部忠秋阁下、岛津光久阁下,给朕说一说吧。”
岛津光久松了一口气,皇帝陛下开口,阿部忠秋可没精神去商量其他闲言碎语了。
“禀告陛下,琉球的撤离目前已经进行到三分之一的进度了。此前约定驻扎在奄美大岛的萨摩藩军队已经在第一舰队的陪同之下返回种子岛,在琉球各处的奉行正在与琉球官员进行交接。还余下剩下两个阶段,一个是回流萨摩藩的日本民众安置。另一个则是不能移动的不动产等一切物资的移交。目前我国正在与琉球国进行商议,初步计划是琉球国进行赎买。”阿部忠秋这些天一直都在奔波此事,可也算是累坏了他。
朱慈烺含笑点头,军队第一步撤离,萨摩藩的确没有搞鬼。
岛津光久也是趁机诉苦:“琉球之地,我萨摩藩百姓视之如本岛本土。待之如自己家园一样,悉心建设。且不提数十载耕耘荒废,而今萨摩藩人口膨胀,人多地少。如此多的百姓一旦涌入,却是无数麻烦将至了。但同样,陛下圣明可查,我萨摩藩向往大明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朱慈烺沉吟稍许,却是笑道:“这些萨摩守却是不必担忧。我可以提前透露一个好消息,由大明教育总署主持的中日亲善学校会在萨摩藩先开办。预期将招收批一千名学生教习基础的汉语对话。而且,根据此前在朝鲜的经验来看,一旦中日自由贸易区建设成功,将在一年内创造过五千名就业机会。而这,还是考虑到中日亲善学校汉语普及的效果,在一年里大概教习五千名合格掌握汉语的毕业生。一旦后期语言问题完成解决,我相信,哪怕是撤离了五万,十万民众。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就业问题……也绝对不会成为困扰。光是刘氏印刷成衣工坊就计划在萨摩藩建立一个一千人规模的工坊。而这样的大工坊主,这一回随同朕来的,至少在一百人。”
一个工坊主就能招聘一千人,那一百个是多少?
十万人!
这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解决,萨摩藩得繁荣成什么地步?
也许岛津光久暂且还不能理解就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程度。
但毫无疑问,从萨摩藩撤离回来的几万百姓是绝对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而且,萨摩藩的繁荣似乎也已经板上钉钉。
现在,岛津光久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切都落实下来,绝不能让到嘴边的鸭子还飞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