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新式武器-《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3/3)页
燧石击发的技术革新带动了中兴一式步枪的出现,奠定了明军火器犀利,战无不胜的优势。
不过,掣电铳并非是普通火铳。他之所以难度高昂,还在于他是后装火铳,还带有子铳。后装火铳顾名思义就是子弹是在火铳后面安装的,也就是后膛枪,子铳虽然有点难以理解,但见了图纸朱慈烺就明白了,这是弹夹。
这两样革新无疑是飞跃性发展的,但同样,其中需要克复的技术难关也是一重高过一重。朱慈烺是商科出身不是工科出身,说一点建设性的概念可以,但具体的技术难关则必须依赖一线科研人员的智慧。
李峻听完,却是感觉苦笑,连连摆手,比划着手语。他的身边,一个徒弟连忙翻译:“陛下缪赞了。这一回抵达横滨,臣也是惶恐不已。掣电铳只能说完成了一小半,只是将前装改成了后装,另一部分子铳的研发依旧进步缓慢。就是前一部分,也只能说勉强堪用。臣……惭愧……”
朱慈烺闻言,却是没有斥责。
毕竟,不管是后膛枪还是弹夹金属定装弹这些都是一百年后的技术。而一切枪械工艺,说到底还是需要整个工业化都初具规模才有基础。
朱慈烺倾尽资源拔苗助长终归会到极限,过于逼迫,反而会摧毁来之不易的土壤。
“好啦,不管如何,这一回我们都可以在这片异国土地里试验一下两个新的神兵利器了。先看看一个,掣电铳的列装代号准备好了吗?”朱慈烺宽慰了一下李峻,随后问向一旁随行而来的兵部侍郎张继孟。
这是毕懋康的弟子。
毕懋康年过七旬,在原定历史上三年前就要挂了。好在,朱慈烺知晓这一位是枪械专家,又是难得朝中高官,于是再次征召其入主匠作大院,将匠作大院定格成了正部级单位,直接对朱慈烺汇报工作。
也许是试图畅通带来的心情开阔,也许是京师的医疗水平今非昔比,总之毕懋康又活跃在了科研一线之上。但他毕竟是一个七旬老人,不可能折腾得住远洋航行。故而,这一回两处新研发的神兵利器都交给了毕懋康的弟子张继孟。
张继孟原本是民政官员,就任山东布政司参议,现在有了军械科研的部门,自然要人尽其才。
“陛下,掣电铳项目尚未结业,李先生的意思是不能用掣电铳之名。这一回新的枪械还请陛下命名。”张继孟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