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不管什么时候,质量永远是要摆在首位的事。 冰箱会出现问题,说明它还不够完善,秋海可以朝着这一方面继续研究下去,而不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就一味逃避。 这同样也违背他办企业的理念。 陈江海皱着眉头说:“不就是一点成本吗? 秋海缺这点钱吗?” “还有,你说我们的产品是完全按照市面上的质量标准来的,那它出了问题,说明这个标准也是错的!” “以后,咱们秋海的产品,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同类产品的质量标杆,大家购买同类商品的时候,要下意识的以咱们秋海的产品作为比较。” “你们要记住一个理念: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咱们要做一流的企业,就要去做标准的制定者,而不是遵循者。” 关于质量这一块,陈江海从来都不会吝啬。 不管投入多少的人力和物力,只要能把这个标准做好,那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三天,关于海冰箱质量问题的报道,便上了所有报纸的头条。 让很多人诧异的是,这次报道的重点并不是秋海冰箱质量的问题。 大部分报纸的重点内容,是秋海应对这次危机的速度。 可以说,秋海这一次进行了完美的危机公关,在这些媒体记者看来,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这一点,从各大报纸的标题上就能看得出来。 《一天之内,我们能做什么? 秋海又做了什么? 》 《二十四小时,秋海交出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答卷。 》 《秋海速度,华夏需要这样的速度!》 《秋海,一个有爱心有担当有责任的企业》 《这样苛求质量,谁还能超越? 》 总之,所有报纸基本上都在夸秋海,冰箱质量的问题,也就没有人再提起。 就算有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件事情,可看的人并没有多少。 就在当天,不少媒体直接组织人员去到偏远山区,专门报道秋海冷链计划的进展程度。 这样一来的话,原本的一场危机就消弭于无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