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这话,王亚迪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陈总,您刚才说什么?” 他瞪着眼睛看向陈江海,难以置信地问道。 陈江海笑了起来:“说说,前期需要多少资金?” 王亚迪真的没想到,幸福会来的这么突然,他一点准备都没有。 这是王亚迪第一次拉投资。 他压根就没想过,陈江海会当场答应他,似乎连考虑都不需要。 深吸了一口气,王亚迪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才道:“陈总,我觉得前期的资金,应该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说完后,王亚迪又紧张了起来。 一开口就是一百多万,陈江海会答应吗? 王亚迪这也是没有办法,选地、开场、生产线、工人,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这笔钱,其实远远不够。 眼下王亚迪也不敢多要,估计多要了陈江海肯定不会答应的。 王亚迪毕竟是一个刚下海的人,谁能相信他就能带来利润回报呢? 一百五十万,这是王亚迪思考了很久的最低成本。 有了这一笔钱,就能撑到开工。 到那个时候,可以再申请一点。 听到这个数字,陈江海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王亚迪心里没来由一阵紧张,同时又有些后悔。 看样子,自己这数字还是说高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陈江海倒不是觉得高,而是觉得王亚迪终究还是保守了一些,这预算太少了。 前世王亚迪在表哥向阳的帮助下,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那个时候,向阳给了王亚迪两百五十万。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王亚迪是真的有本事。 不然,向阳也不会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投资王亚迪。 就算是两百五十万的投资,王亚迪前期的工厂也是十分的简陋。 不说其他的,单是电池的自动生产线,王亚迪就买不起。 最后,王亚迪想了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把自动化生产线,全部拆分成手工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产品,质量可以媲美岛国的电池,成本方面也是整整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正是凭借着这些手段,为比亚蒂打下了强劲的基础,同时还夺得了市场。 看到对方一直没说话,王亚迪正想说资金可以减点的时候,陈江海开口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