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九百七十五章 做生意,可不能意气用事 “老梁,贝鲁斯现在的情况,你应该知道吧?” 陈江海说的,自然是贝鲁斯扩张的计划。 扩张,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货物来充实。 这也是陈江海今天要跟梁浩洋交代的事。 梁浩洋作为公司的高层,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因为平时业务需要,史密斯也会跟岳宏盛甚至梁浩洋通一通电话。 毕竟这二位都负责国内的生产,他也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产品和产量方面的信息。 梁浩洋点了点头说道:“陈总,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们陵海这边是不是也要提升产量了?” 陈江海微微一笑:“没错,我预计今年四五月份销量会暴增,你这边要做好充足准备。” “行,陈总你放心,绝对不会拖后腿。” 梁浩洋一脸严肃的保证说。 陈江海随即又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做?” 梁浩洋赶紧回答道:“陈总,现在陵海这边不少国有企业亏损的严重,不少人来找我希望能够收购他们厂子。” 梁浩洋的话很明白,需要增产的时候,他收购几个国营企业,这就够了。 不仅能解决场地厂房问题,还能直接吸纳一部分员工。 听到梁浩洋这样说,陈江海微微点了点头。 收购国有企业,这绝对是眼前最好的一个办法。 办法是好,其中也是有风险的。 首先就是不能一次收购太多的国有企业,这样就不是扩张,而是膨胀了。 膨胀的太快,这对秋海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秋海前期收购了不少国有企业,当时是为了让秋海更快的发展。 可是等秋海整体稳定下来后,陈江海便停止了收购的步伐。 就算是收购,陈江海一次也就两三家,不会收购太多。 说到这个,昔日的三九就是其中一个反面例子。 当年三九的总经理说过,现在这个年代,是三九下山摘桃子的最好机会。 三九疯狂的扩张,使其负债率在短短的三年内,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极度的膨胀之下,三九涉及的行业有医药、食品、酒店、商业、农业等,简直像是一个缝合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