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偶尔出点小问题,陈江海也不会急着去指出。 只有经历过苦难和失败,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 他们如果一直顺风顺水的话,说不定还会因此没有了警惕心。 这一点,是陈江海绝对不想看到的。 秋海集团这段时间的发展态势非常平稳,这也体现了岳宏盛的掌控能力。 虽然他一直都在感叹自己的能力不足,但实际上岳宏盛的进步陈江海是心知肚明的。 要知道以秋海如今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岳宏盛还能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了。 而且他始终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总是格外谨慎小心。 如果反过来,他是一个容易骄傲自满的人,陈江海反倒不会放心将他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之上。 总而言之,作为秋海集团的大管家,岳宏盛无疑是极为称职也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还是有两件事需要陈江海亲自来决定。 第一,就是省里来记者了,说要采访陈江海。 陈江海皱了皱眉头问道:“采访我什么?” 岳宏盛赶紧回答说:“陈总,我们秋海不是捐了不少希望小学吗? 现在数量达到二十所了,省里记者是为这个来的。” 听到这个数字,陈江海眉头微微一皱,露出了一丝不满。 不是说他觉得学校多了,而是这个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这都一年时间过去了,为什么才二十所希望小学?” 陈江海直接问道。 面对陈江海的这个问题,岳宏盛微微一愣,赶紧解释道:“陈总,这已经很快了呀!” “按照您的要求,每一座希望小学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来建,而且还配有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啊!” 听到这里,陈江海也反应过来了。 现在可还是九十年代,基建水平远没有后世那么强大。 后世的那个速度,只要甲方的资金到位,一个学校修建起来也就几个月的事。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建筑公司,使用机械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这样一来的话,工期确实会长不少。 “采访我就不去了,你代表我去就行了。” 陈江海一摆手,语气淡然的说道。 关于这些采访,陈江海自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秋海建希望小学,主要还是为了造福当地的贫困学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