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牟红中沉默片刻,显然有点失望,但他也没有过多的强求,恳切地说道。 “没关系,我还是刚才那句话,能帮就帮,帮不了就算了。” 陈江海觉得关于这个事,得跟牟红中好好的解释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要是企业上的问题,我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陈江海解释道。 牟红中没有说话,他等着陈江海给他解释。 “不过关系到政府方面,我是不能轻易出面的,我如果出面的话,可能会越帮越忙,起反作用。” 听到这里,牟红中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而且陈江海能够给他解释,也是对他的重视。 “江海,你说的没错,是我唐突了。” 牟红中赶紧道。 陈江海忍不住说道:“老哥,既然说到这个,做兄弟的我就必须要给你一个忠告。” “什么忠告?” 牟红中疑惑地问道。 陈江海一字一句道:“我们是生意人,就不要掺合政治了。” 这句话,直接让牟红中沉默了起来。 在此之前,牟红中对于官场的事,可以说十分的热衷。 或者说整个华夏,在这个年代的商人,或多或少都跟政府在打交道。 很多人因为企业做得好,成为了当地政府的座上宾,红极一时,风光无限。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企业都是国企,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是国企的话,本身就拥有着极强的官方属性,自然是免不了要跟政府打交道。 正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企业和政府才会纠缠的这么密切。 这一种模式在华夏经济发展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是积极的。 当时的计划经济,必须两者配合才能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的没落,华夏迎来了市场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合作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华夏的上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做出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国退民进的策略。 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江海,这句话我记下了。” 牟红中一字一句道,显得很认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