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成本方面,外企本来就是吃亏的。 现在价格还低秋海这么多,而且完全就处于亏本的状态。 这样一来,时间一旦拖长,他们肯定是最先扛不住的。 到时候究竟鹿死谁手还真的不知道。 外企在商量了两天之后,总算是做出了抉择。 降价是不能继续降了,只能按照秋海的模式给其他的优惠了。 会员卡这个制度,外企也只能在大城市实施一下。 这些外企之前那么的傲慢,根本不可能到经济相对不太发达,消费者购买力比较低的二三线城市去开直营店。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地方经济还非常落后,买得起他们产品的人实在太少,没有必要把店开过去。 在这一方面,外企比起秋海来说明显已经落了下风。 因为随着秋海的发展,秋海大大小小的直营店已经开到了国内各个大小城市。 甚至有一些地方已经下沉到县城。 如此广大的销售网络,是这些外资企业绝对无法比拟的。 然而,事到如今,外企面对眼前的窘境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毕竟要让他们学着秋海一样,把他们的专卖店开到这些地区,根本就不太现实。 况且就算是有这样的魄力,时间方面也来不及了。 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照搬秋海的办法。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 眼前这道难关都度不过去的话,就没有必要说以后了。 外企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的逼着秋海跟着自己的节奏降价。 这场竞争发展到现在,陈江海知道这已经快到近身战的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根本没有过多的商业技巧,拼的就是资金和本钱,看谁的实力够雄厚,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外企在这一方面,向来是没有怕过谁的。 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几十甚至上百年的老企业,拥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深厚底蕴。 就算秋海现在是世界五百强,他们也压根儿就没有真正把它给放在眼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