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一章 这也算是一种考验-《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2/3)页

    但如果是陈江海介入,那么这件事情就简单多了。

    “小吴,你是我们秋海集团的员工,你为我们研发的集成灶,帮助秋海集团在新的领域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你是我们秋海集团的功臣。”

    陈江海笑道,“对于自家员工,我们向来都是赏罚分明,你有功那就赏。”

    “不要把我们集团的这个贫困保障计划看成是对你的施舍,今天我们过来,就抱着帮你解决掉吴家村发展问题的想法,只有你安心了,才能为我们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不是吗?”

    听到陈江海的话,吴新不由的心中一震。

    放眼华夏,似乎还没有哪一个老板能够这样帮助一个员工。

    那个老板不是想尽一切办法的赚钱,压榨自己的员工?

    但陈江海不是这样的。

    他想尽办法给员工一切福利,没有房子住,那就自建小区,过年没有车回去,那就直接承包一个客运公司。

    现在吴新的心头大事,陈江海也要想办法解决。

    面对这样的老板,吴新他还有什么理由不死心塌地的跟着?

    “据我观察,你们吴家村目前最紧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修路,先把路修出来,才能够和外界沟通,才能让水电进来,其实这些事情都很好解决,不过需要我们和当地相关部门协商合作了。”

    陈江海淡淡的说道,他来的路上就已经想清楚了这个问题。

    秋海集团贫困保障基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家员工吴新的老家,吴家村的问题。

    “陈总,您这……”

    吴新不由自主的用上了敬语,他除了感动,无言以对。

    云省本身就是一个贫困省,陈江海不可能以个人的力量改变一个省的格局。

    但是他可以慢慢的推动,联合当地的相关部门促成这件事。

    以点推进,先从吴家村开始,慢慢的覆盖到乡镇,再覆盖到市级单位,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陈江海自愿承担起来。

    “修路是最主要的事情,接下来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建设学校。”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中之重。”

    陈江海继续说道,他拍了拍吴新的肩膀,“这个小小的山村能够培养出一个吴新,那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吴新来。”

    “今后不论是这吴新是去往哪里,他们都是咱们华夏的建设者,是宏伟蓝图上的一个支撑点,你说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