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帮手-《明左》


    第(3/3)页

    “这位贤弟是……”

    左梦庚拱拱手,对这位大思想家还是很崇敬的。

    “小弟左梦庚,久慕白安公伟烈。今日一见,虎父无犬子,黄兄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自从在京师见了朝廷的腐朽后,黄宗羲就没少高谈阔论。

    按理说,他这些话很危险。

    可是因为黄尊素之子的身份,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黄宗羲最郁闷的就是,明明他说的都是警世之言,奈何却无人应和。

    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料不到在这里,竟然找到了志同道合之辈。

    左梦庚为何旗帜鲜明地支持黄宗羲?

    因为黄宗羲乃是明末“非君”的第一人。

    这个“非君”并不是说黄宗羲有什么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而是在黄宗羲的观念中,君主没那么重要。

    既然君主的地位不如百姓,那么当君主昏庸的时候,推翻君主就有了理论依据。

    千万千万不要小瞧这个理念,事实上这个理念一旦推广开来,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为何秀才造反不行?

    因为封建文人的理念核心是忠君。

    让秉承忠君的人造君主的反,心里的那道坎就很难过得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文人辅佐明君很多,却没有文人做君主的。

    难道秀才就真不能造反吗?

    非也。

    关键就在于,秀才造反有没有理论依据。

    图书管理员就不是秀才了?

    丰功伟业,寰宇谁能相比?

    农民造反,只是因为生存不下去了。

    这是本能做法,所以盲目。

    这也是农民起义那么容易被绞杀、最终无法成功的原因。

    可是一旦文人有了造反的依据,那就太恐怖了。

    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知道怎么去建立合理的政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更加能够激发广大民众的能量。

    左梦庚一心想要造反,但一直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路。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是没法彻底走底层路线的。

    那么就只能从社会上层想办法。

    要想激发社会上层来反对如今腐朽的旧王朝,除了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着手之外,理论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

    左梦庚一直犹豫,该如何筹谋。

    现在好了,帮手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