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三个辽东巡抚-《明左》


    第(2/3)页

    当他在地图上勾勒出来后,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形成了清晰的概念。

    左梦庚继续解释道:“通过白莲教之乱,山东境内的中小地主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但是大地主都躲在这些大城中,依旧毫发无损。而这些大地主,才是我们发展的最大阻碍。因此,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消灭这些大地主。”

    见李邦华似乎有话要说,左梦庚明白他的意思。

    “当然,这些大地主影响力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弄不好,会让我们成为天下公敌。因此要消灭这些大地主,不能我们亲自动手。我的想法是,准备利用东江镇叛军完成这个目标。”

    李邦华转忧为喜,对于他的睿智就差鼓掌了。

    什么是大地主?

    衡王、鲁王、德王还有……

    孔家。

    经过数年的战乱,山东一地还存留下来的封建顽固势力,还能够阻碍新军发展的,只剩下他们了。

    作为藩王和孔圣后裔,要对他们下手,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是十分恐怖的。

    尤其是孔家,身系天下仰望,更是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神坻。

    要动孔家,但不能由新军亲自动手。

    而正在祸乱山东的东江镇叛军,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不过时机未到,刚刚结束沂蒙之战的新军也要整编,左梦庚再次潜伏下来,等待着时机。

    面对着山东愈演愈烈的局面,明王朝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在努力维持局面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拼凑起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援军。

    这支援军主要以保定和天津兵为主,等于是将京畿附近的防御力量给调空了。

    这支援军的统帅也很有意思,为兵部右侍郎刘宇烈。

    而刘宇烈呢,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该如何算。

    说他是兵部右侍郎吧,可他在担任援军主帅前,明明是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说他是辽东巡抚吧,辽东巡抚有三个。

    当初大凌河之战时,因为丘禾嘉救援不力,导致崇祯十分不满,于是决定任命谢琏担任辽东巡抚。

    结果谢琏还没到任呢,朝廷里就有人反对,认为临阵换将不妥,于是朝廷又命令谢琏暂驻山海关,又没有免除在锦州的丘禾嘉的职务。

    这样一来,在同一时间,辽东居然有两位巡抚。

    后来随着大凌河的局势日益恶化,朝廷着急上火,结果又任命刘宇烈为辽东巡抚。

    也不知道吏部是忘了,还是故意的,总之三个巡抚并存的古怪局面就形成了。

    刘宇烈赶到山海关,一看,好嘛。

    你也是辽东巡抚?

    巧了,我也是。

    结果刘宇烈和谢琏留在山海关,距离大凌河数百里,整日价无所事事。

    更搞笑的是,大凌河之战打完,明明根本没有参与的谢琏和刘宇烈却受了罚。

    有御史弹劾谢琏和刘宇烈无所事事,恰好当时崇祯正看着辽东的战报脑瓜仁疼。一看是辽东巡抚,pstd发作,也不查明真相,处罚了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