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也意味着这两大明星产业的狂飙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华夏的经济变革,常常会让人发出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感慨。 这一段历史,从来不是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一丝不苟的前行。 自从九二年经济改革以来,国内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 就在人们以为一切的发展,会继续好下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陈江海知道,九七年的金融风暴,会让国内市场空前的萧条。 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迫使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突然加速。 现在的国有企业,如果再不进行市场化改革,那终将会被无情的淘汰。 陈江海看的报纸上,大多是都在讲这样的报道。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对于中小国有企业产权进行改造试验。 陈江海对此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实验,进行的肯定不会顺利。 现在的国有企业生产和经营以及管理模式,可以说已经刻进了很多人的骨子里了。 原本稳稳当当捧在手上的铁饭碗突然说要改变,大部分人是接受不了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很多人对产权改造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这样做的话,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而此时国内,正在因为这件事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陈江海不想发表任何的意见。 因为历史会告诉所有人,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 而且既然是改革,必然有个阵痛期,也会影响到一批人的利益,不过总的来说,改革是正面的,不改就会被淘汰,这些国企面临的终究只有倒闭一途。 继续争辩下去是没用的,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关键是要去实验,去总结,去改变。 光靠嘴皮子上说,对于国有企业,是一点用都没有。 陈江海十分的清楚,现在大多数国有和集体企业,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就死的局面了。 想要让华夏的经济再度起飞,改革势在必行。 想来上面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都在努力的推行改革。 只不过,很多企业已经积重难返,再加上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抵触的情绪,所以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陈江海这样想,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第(2/3)页